房市信用緊箍咒失靈?央行坦言:這兩件事沒解決
※本文觀點:
房市交易量這幾個月確實有明顯下降,但房價降幅還沒有特別明顯,央行的房貸限貸令明顯的抑制房市現況,包括房市成交量與房價漲幅,但是觀察房價降價與否有幾個重點:
1.銀行逾放比是否上升?
2.區域房屋銷售是否量增?
3.房市成交量是否持續下滑?
4.影響房市利空消息是否出現?
5.區域預售工地是否出現爛尾樓?
台灣的基本面良好,經濟成長面不斷的在做多,只要不出現恐慌性賣壓,房價不會大跌,房市現況抑制已經是最好的成效了!
至於銀行資源過度集中於不動產貸款部門,這是必然的,跟銀行借錢,收支比、擔保品、償債能力,不都是銀行的審查標準嗎?
銀行是金融機構,可以拿存款戶的錢投資股市、房地產嗎?應該是穩當的賺放款的利息收入才是!
銀行法72-2條的放款天條早該修了!
反倒是房屋稅2.0…這個因應房價飆漲下的立法產物,搞得多屋族暈頭轉向,簡單的講,就是多稅多成本,然後再來成本轉嫁到租金上面,短期運用還可以,長期真的是不公不義的租稅政策,一屋~到多屋課多少房屋稅率,巧妙各有不同、應該要修改!


房市信用緊箍咒失靈?央行坦言:這兩件事沒解決 (本文出處請點擊)
2025/05/21 16:01文/記者張瀞勻

央行自2020年12月以來已七度祭出房市信用管制措施,並逐漸見效,但仍存在兩大隱憂。(資料照)
中央銀行21日赴立法院財委會針對「房屋稅2.0課徵亂象與不動產融資緊縮」進行專題報告,根據書面資料,雖然央行自2020年12月以來已七度祭出房市信用管制措施,並逐漸見效,但仍存在兩大隱憂:不動產貸款餘額續創新高,以及銀行資源仍過度集中於不動產部門。
為抑制資金湧入房市,央行歷次措施包括限制貸款成數及道德勸說等,要求銀行自去年第四季起一年內,自主控管不動產貸款總量,並針對無自用住宅購屋設置熱線協助民眾。
根據央行書面資料,目前已出現四大成效:
一是購地、多戶與高價住宅等貸款項目成數下降,有效釋出資源至真正購屋需求者;
二是房市交易降溫,
第三,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年增率減緩,至今年3月底,購置住宅與建築貸款年增率分別為9.34%、2.97%;無自用住宅貸款占比升至61.9%。
第四,不動產貸款集中度略降至36.89%,逾放比率維持低檔,3月底購屋貸款逾放比為0.07%,低於整體的0.16%。
不過,央行也指出,3月底不動產貸款餘額仍增至14.64兆元,較去年底增加829億元,進一步與2018年9月底與2020年10月底相比,餘額分別增加66.94%、42.05%,增幅高於總放款與非不動產放款,顯示信貸資源仍未有效分散。
財政部亦提出書面資料指出,截至4月底,七家公股銀行平均不動產貸款集中度為36.11%,略高於去年底的36.1%,主要因住宅貸款增加所致,不過,這七家銀行仍全數符合《銀行法》第72條之2上限規定,且皆未超過28.5%,其中一家低於27%、三家低於28%。
央行強調,現階段並非放寬管制的時機,將持續監控各銀行執行情況,督促其落實量化改善方案,確保信貸穩健流向與金融穩定。
#中古屋買賣-高仕不動產
#透天厝#商辦#廠辦#0912-913923高仕陳總




稅務違章案件裁罰金額或倍數參考表#房地產買賣#持分房地產#0912-913923高仕陳總
企業置產●誠購《商辦》《廠辦》#高仕不動產#0912-913923高仕陳總
租屋族報稅大補帖!最高18萬扣除額上路 五大情況有房也能申報
共有物處分※您的煩惱●我的專業!透過專業評估與分析來決定您擁有的不動產去化或是留置?賣的掉或是賣不掉?能夠賣多少?划不划算?
起造人按持有待銷售住家用房屋期間適用相應稅率課徵房屋稅,並得扣除不可抗力期間
留言列表
內政部相關機關網站
{{ article.title }}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