利息連5升 突破2.5% 以房養老 月領金提早5年縮水
2023/04/30 05:30
銀行業推出「以房養老」方案,以女性客戶做訴求。(資料照)
因應打炒房 銀行下調成數避風險 想以房養老者面臨抉擇
〔記者陳梅英、高嘉和/台北報導〕中央銀行自二○二二年三月以來五度升息,累計升幅達○.七五個百分點,重貼現率升至一.八七五%,創下近八年新高,除了加重房貸族還款壓力外,「以房養老」承辦利率也突破二.五%,以房養老的退休族每月領取金額將提前約五年就縮水。
利息連5升 突破2.5% 以房養老 月領金提早5年縮水
2023/04/30 05:30
銀行業推出「以房養老」方案,以女性客戶做訴求。(資料照)
因應打炒房 銀行下調成數避風險 想以房養老者面臨抉擇
〔記者陳梅英、高嘉和/台北報導〕中央銀行自二○二二年三月以來五度升息,累計升幅達○.七五個百分點,重貼現率升至一.八七五%,創下近八年新高,除了加重房貸族還款壓力外,「以房養老」承辦利率也突破二.五%,以房養老的退休族每月領取金額將提前約五年就縮水。
升息效應 以房養老申貸趨緩
2022-10-17 00:59:51經濟日報 記者廖珮君/台北報導
央行今年連三次升息,吃掉了拿房子抵押換養老金的「以房養老」的每月生活費,也讓以房養老申貸動能趨緩。記者朱曼寧/攝影
據金管會統計,9月底國銀以房養老核貸額362.3億元,與第2季底相較,季增3.64%,下探該統計以來的單季第三低,更有兩家銀行轉為「負成長」,顯示國人對以房養老申貸動能趨緩。
空巢期來臨、退休族換屋 專家揭挑選4關鍵
2020/03/21 04:00 文/記者張瀞勻
挑選退休宅區位須考量醫療院所的可及性。
子女長大成人結婚後,多數退休族進入空巢期,面對偌大的房子,許多長輩開始思考將大房換小房,專家建議,此時換屋由於無固定薪資收入,應掌握買賣房子時機、資金配置相當重要,格局以2房最佳,社區可挑選無障礙空間,並以新成屋大樓為首選。
屋比房屋總監陳傑鳴表示,受到年金改革影響,迫使不少退休族規劃被打亂,加上子女成家立業,對於居住空間的需求不大,多數退休族選擇將早期的大房子出脫,換成適合老年生活的電梯小房,且「以大換小」的價差又能當成退休金運用,顯然未來退休族將房屋大換小,成為換屋趨勢。
精華地段社宅釋出387戶 和第一凶宅當鄰居
2020/02/17 16:05文/記者張瀞勻
錦州社會住宅於17日舉行開工祈福儀式,基地緊鄰北市第一凶宅「錦新大樓」旁。(圖/台北市都發局提供)
位於台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二段的錦州社會住宅於17日舉行開工祈福儀式,基地緊鄰北市第一凶宅「錦新大樓」旁,屆時將釋出387戶,預估2023年12月完工,且將設有身障日間機構、老人活動據點、社區公共托育家園、居家托育服務中心、非營利幼兒園,都發局指出,屆時租金將以完工時市場行情85折出租,而觀察鄰近的新興社會住宅租金,2~3房月租金從8,500元~13,400元。
中山區錦州社會住宅座落於中山區吉林段三小段982等1筆地號,面積逾1,500坪,整體工程預計將斥資22.05億元,興建地上20層的鋼骨鋼筋混凝土造建築物,可提供社會住宅共387戶,預計於2023年12月完工、2024年7月入住為目標。
「雙老族」7年增5成 高齡宅需求成長
2020-01-20 05:30
近7年老人人口與居住宅數季統計(製表:記者徐義平)
〔記者徐義平/台北報導〕根據內政部統計,我國近7年來65歲以上老人人數增加逾33%,僅老年人口居住宅數成長近5成,推估多是居住在無電梯的老舊公寓。
瑞普萊坊市場研究暨顧問部總監黃舒衛指出,老齡宅市場需求成長快,但因多限於一手市場,相較占成交量逾8成的中古房,目前尚難成為市場主流產品。
以房養老 不列建融額度
2019-09-13 01:36經濟日報 記者葉憶如、邱金蘭/台北報導
合庫爭取以房養老、青年安心成家貸款排除銀行法建築融資上限30%限制,金管會銀行局昨(12)日表示,以房養老因資金用途不是用於買房,原本就不計入30%上限。
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本周啟動與五大系統性重要銀行的溝通,昨天首度與系統性重要銀行面對面溝通,銀行局表示,預計下周三全部溝通完成,等全部談完後再對外說明。
合庫金控董事長雷仲達前天(11日)受訪時表示,顧立雄下周一(16日)約他「喝咖啡」時,將提出建言,期盼以房養老、青年安心成家房貸等政策性貸款,以及海外不動產放款,能不受銀行法72條之2的30%限制,以擴大銀行的放款動能。
銀行法72條之2規定,商業銀行辦理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的總額,不得超過存款總餘額及金融債券發售額之和的30%。
張旭嵐/為什麼他們65歲了 還要購屋揹房貸?
2022-10-04 16:32:57聯合新聞網 台灣房屋-張旭嵐
屆齡退休還是積極購屋揹新貸款,其實首購的比例並不多,其中不乏是舊宅換新屋的換屋族,另外一些則是累積資產的置產型買方。示意圖/聯合報系資料庫
今天是重陽節,也是各縣市展示財力和福利的日子,紛紛祭出敬老禮金,仔細比對了一下各縣市提供金額,一樣年滿65歲以上的長者,在澎湖可以領5000元,是全台之冠!而新竹縣年滿65歲以上設籍滿10年長者,每人能領新台幣1萬元,果然是豪氣新天龍國。
敬老金,當然是一年一次的小確幸,能夠拿好拿滿,自然很開心,最期待的還是老了能夠財富自由,子孫滿堂,樂享天倫,不過還是有一群長輩,積極購屋揹房貸。
老人獨居宅 全台近50萬戶創新高
2022/03/14 05:30
全台僅老年人口居住宅數
〔記者徐義平/台北報導〕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最新統計,去年第四季全國僅老年人口居住宅數(全戶為六十五歲以上老人)達六十五.六萬宅,其中老人獨居宅數更近五十萬宅,雙創二十四年有統計以來新高;各縣市以新北市老人獨居宅數最多、近十萬宅,其次是台北市七.四萬宅。
十年增幅九成 凸顯人口老化加速
何謂高齡友善出租住宅?
報導:MyGoNews蕭又安 | 日期:2022-01-23
何謂高齡友善出租住宅?
新聞摘要
租賃住宅服務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鄭俊杰指出,台灣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,人口快速老化為社會帶來的衝擊、老後怎麼住?成為關鍵議題。
樂齡族買房怎麼挑?
工商時報 數位編輯 2021.10.31
圖/Unslash
以前的人買房子就是住一輩子,現在大部分的人已經意識到對空間的需求其實也會隨著時間改變,已經很少有「從一而終」的想法。
年輕時忙著打拚事業需要住在市中心,只要交通方便,小一點沒關係;等到成家有小孩之後,買房要考慮使用機能,還要考慮學區;待孩子離巢,家裡的人口變少了,想住的環境和需求,可能又不一樣了!
長照基金成立逾4年 已撥入稅收1915億元
2021/10/27 10:12
財政部指出,長照基金於2017年6月設立,截至2021年9月,共提撥1,915億元,以菸稅占6成為大宗,但房地合一稅、遺贈稅對長照財源挹注明顯擴增。(財政部提供)
〔記者鄭琪芳/台北報導〕為因應國內長期照顧需求看增,長照基金於2017年6月設立,以遺產稅、贈與稅、菸稅、房地合一稅及菸捐等5項稅捐為主要財源;財政部統計處指出,截至2021年9月,逾4年來共提撥1915億元,以菸稅占6成為大宗,但房地合一稅、遺贈稅對長照財源挹注明顯擴增,占比由2018年19%上升至今年1-9月的58.8%。
根據統計,2020年菸稅挹注長照基金近300億元創新高,8成來自國產菸;房地合一稅收隨適用案件增加而成長,2020年撥入136億元也創新高,以自然人繳納近8成居多,其中8成3又由適用稅率20%案件所貢獻;遺產稅隨大額案件增多,撥入長照比率已超過4分之1;贈與稅具機會稅性質,波動較大,撥入長照比率約1成7。
獨居老人宅十年翻倍 養生住宅成新趨勢
2021-09-07 16:24:12經濟日報 記者趙翊君/台北即時報導
資料顯示,住宅人口獨居老人宅數尤以桃園、台中、台南和高雄等四都,十年間獨居老人量增比例都較雙北高。獨居老人示意圖,非當事人及事物。 圖片來源/ingimage
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的最新統計,今年第2季全戶都為65歲以上老人的住宅高達62.7萬宅,與十年前的33萬宅相比,漲幅逾90%,僅一名老人獨居的宅數,也從十年前的22.6萬宅增至47.7萬宅,量增一倍。
根據資料顯示,住宅人口獨居老人宅數尤以桃園、台中、台南和高雄等四都,十年間獨居老人量增比例都較雙北高,桃園十年間增漲7.1%、台中十年間增幅6.9%、台南十年間增加9.2%、高雄十年間增加6.4%,全國獨居老人宅佔僅老人居住宅的比例已高達76%。
內政部審慎處理變更案,避免重蹈「這問題」
報導:MyGoNews蕭又安 | 日期:2021-04-12
內政部審慎處理變更案,避免重蹈中和銀新案遭民眾抗爭問題,避免重蹈中和銀新生活城遭當地民眾反彈覆轍
新聞摘要
內政部審慎處理變更案,避免重蹈中和銀新案遭民眾抗爭問題,避免重蹈中和銀新生活城遭當地民眾反彈覆轍
14家銀行以房養老貸款執行「穩定成長」
報導:MyGoNews方暮晨 | 日期:2021-03-01
2020年12月底商業型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(商業型以防養老貸款)辦理情形
新聞摘要
2020年12月底商業型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(商業型以防養老貸款)辦理情形
規劃退休人生 青睞慢活區
2021-01-19 00:35:33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玲/台北報導
年齡超過70歲的高齡一族,為何在此疫情緊張之際選擇進入房市?
房產專家分析,這些高齡者手中資金充裕,會在年紀這麼大還買房可能是退休生活品質考量。
至於購買的產品類型,像是希望住在生活機能健全的地區,或是適合慢活、綠地多的地區,都是高齡者可能購買的產品。
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陳炳辰指出,貸款人年齡超過70歲的房貸件數年成長率達三成,認為由於房市前景佳,加上低利、游資豐沛,尤其長者在房地產保值性佳、避險考量,以及退休後生活居住品質等評估,才會出手購屋。
以房養老,如果每月從銀行領4萬,理財專家個案分析:領十年之後可能會後悔?
2021-01-16 21:47天下網路書店 《找個理由來退休:夏韻芬富樂中年學》
圖片來源:pixabay
房子是人生中最大的一筆資產。早年有人說買個房子當包租公(婆)等於是養一個啞巴兒子,在退休時候,每個月把房租奉上,比兒子還準時孝順;後來,房地產走大多頭行情,行情看回不回,買房自住已經大不容易,更何況要多買一屋當包租公(婆)。
但是自住的房子,在我們老後,到底要留、要賣,很多人都有這個困擾。
以房養老件數、額度 雙增
2021-01-14 01:41:08經濟日報 記者邱金蘭/台北報導
以房養老(商業型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)業務持續成長,根據金管會最新揭露的銀行辦理以房養老統計,到去年底止,核貸件數有4,842件,額度276億元,均比前年底成長約二成,合庫蟬聯榜首,承作金額114億元。
圖/經濟日報提供
去年以房養老貸款核貸件數、核貸額度,分別比前年成長19%、21%,呈現穩定成長趨勢。
老人、老宅 10年暴增5成
2021/01/03 05:30
近10年全國與六都老人/老宅變化
〔記者徐義平/台北報導〕台灣老人、老宅數成長增速中,根據內政部統計,去年十一月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逾三七七萬人,較二○一一年同月大增一二五萬餘人、增幅近五成;若觀察同期屋齡卅年以上老宅數,十年大增一四四萬餘宅、增幅也近五成。
政府社福支出 明年創新高
2020-12-06 02:00經濟日報 記者鄭鴻達╱台北報導
本報資料照片
近年中央政府總預算中,社福支出總是穩居寶座,尤其2021年度編列高達5,594億元,續創歷史新高。
社福支出年年成長的主因,是為了補貼勞保、國保等虧損,以及發放老人年金、身障年金等各式社會保險支出;對此,監察院示警,恐排擠其他項目預算的成長空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