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瑞楠:工業地產「新南向」全年商用地產交易逼近1300億元

報導:MyGoNews蕭又安 | 日期:2020-12-22

第一太平戴維斯董事長黃瑞楠表示,產業鏈南遷!接下來2-3年就業人口數量增加 MyGoNews房地產新聞 趨勢報導

第一太平戴維斯董事長黃瑞楠表示,產業鏈南遷!接下來2-3年就業人口數量增加

新聞摘要

第一太平戴維斯董事長黃瑞楠表示,產業鏈南遷!接下來2-3年就業人口數量增加

【MyGoNews蕭又安/綜合報導】2020年台灣的商用不動產市場寫下逆疫情的好成績,相較於亞太及歐美地區交易量下滑近40%,台灣憑藉著優良防疫表現以及出口帶動經濟成長下,帶動不動產交易動能。

根據第一太平戴維斯統計,2020年全年大型商用不動產(3億元以上交易)達到1,293億元,雖比2019年小幅下滑13%,位居10年來的第3高,僅次於2019年的1,481億元及2011年的1,298億元。

土地市場則持續熱燒,建商及保險業的資金挹助及政府釋出大型地上權案激勵下,土地及地上權交易金額累計達2,830億元,年增率11%,再次創下歷史交易新高。

 MyGoNews房地產新聞 趨勢報導

黃瑞楠:工業地產「新南向」

2020年商用地產中前三大交易類型分別為廠房(543億元)、飯店(295億元)以及廠辦(214億元)。

隨著中美貿易戰延伸為中美科技戰,台廠接單旺盛帶動廠商擴廠需求,工業廠房躍升為2020年交易主力,金額達到543億元(占比42%),比2019年增加近7成。科技業及製造業購置自用廠房的動能充足,並且有往中、南部分散的趨勢,將帶動台南、高雄等南台灣的產業聚落崛起;另一方面,建商也嗅到這波產業升級需求,積極佈局雙北市具廠辦立體化潛力的區域,購入工業舊廠進行開發,特別是捷運延線且可申請工業區立體化方案之地區,例如土城、三重及新莊等地區。

有別於商用不動市場對於疫情發展敏感,2020年上下半年買氣有明顯落差,近7成5的交易集中在下半年疫情穩定後;土地市場交易則相對不受疫情影響,建商仍是土地市場最大宗買方,購地金額達到1,691億元,但若進一步觀察,建商2020年度購地金額比2019年度減少約17%,主因除了連續二年大量補進土地庫存,接下來購地量能將逐步回歸平穩;另外,土地價格高漲再加上建築成本上升,也影響建商土地評估速度。

投資人方面,保險業則成疫情下商用不動產及土地市場的重要支柱,受到全球經濟前景不明,國際股匯市波動大,保險業資金轉進穩定且具固定收益的不動產市場,合計保險業2020年度投入商用不動產及土地(含地上權)金額達到1,122億元,比2019年成長184%,為繼2012年以來的新高。

然從近年保險業的投資佈局可發現,台灣收益型不動產的租金投報率下滑再加上適合投資標的有限,數家保險業紛紛透過標購公部門地上權方式參與商用不動產開發,2020年度開發型不動產占比達到66%(742億元),藉由購入土地或地上權自建自營,以提升資金運用效率。

 MyGoNews房地產新聞 趨勢報導

第一太平戴維斯董事長黃瑞楠表示,2020年商用不動產及土地市場可謂充滿戲劇化的一年,年初因疫情爆發,使原本回穩的商用不動產自用及投資動能雙雙急凍,後續隨著全球經濟因疫情漫延而停擺,訂單及資金回流台灣帶動各類型不動產需求。

中美貿易戰開打以來,科技業及製造業擴大在台佈局已邁入第三年,產業結構及設廠佈局策略的變化也遷動工業地產發展,廠商跨區遷往用地供給充足區域的意願增加,南台灣包括台南及高雄有機會藉這這一波趨勢形塑新的產業聚落;展望2021年,多家研究構指出,在出口帶動及5G應用下,2021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將達到3.5%以上,科技業擴廠現代化物流倉儲綠能產業數據中心等多元化需求帶動下,預期2021年仍是工業類型不動產領頭迎接量增價穩的格局;投資市場方面,充沛的游資追逐有限的供給,再加低利政策仍會鼓勵自用者轉租為買,辦公室、廠辦及物流倉儲等產品,仍吸引買方關注投入資金。

 


#商辦#廠辦#共有土地#共有房屋#0912-913923高仕陳總

商辦(示意圖.非物件)

商用不動產(示意圖)

工業廠房(示意圖)

廠房需求(示意圖)

產業用地需求(示意圖)

物流倉庫(示意圖)

廠辦市場(示意圖)(圖片來源網路)

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(示意圖)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商用不動產 土地市場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房地產買賣陳總 的頭像
    房地產買賣陳總

    房地產陳總部落客

    房地產買賣陳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