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後悔台北租房「12年繳316萬租金」 網點出買房關鍵
2020-02-29 10:30:55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
買房子是人生大事,考量頭期款和房貸的壓力,不少人會選擇租屋。圖片來源/ingimage
買房子是人生大事,由於雙北地區近年來房價居高不下,部分民眾無法負擔龐大的頭期款和房貸,於是選擇租房。
近期有網友PO文分享,他說自己有位住台北的朋友,12年前租了房子到現在已經繳了316萬左右的房租,如果再續租24年的話就需繳950萬左右的租金,但他思考後卻感到後悔,因為繳了那麼多錢房子仍是屋主的,自己什麼都沒有。
對此網友紛紛留言點出關鍵,表示要買房的話就必須繳得出頭期款,否則連房貸都不用考慮。
原PO在臉書社團「買房知識家(Q你的A)」發文,他說朋友12年前在台北租了一套房,月租2萬2,而當時那棟房子的房價大約落在1000萬左右,一直住到現在也繳了316萬多的租金,雖然這棟房子的房價不停升值,期間最高房價曾漲至2800萬,現在房價則是落在2400萬,租金行情落在3萬2左右,但房東仍然沒有選擇上漲租金,不過原PO朋友仔細算了一下,發現如果再續租24年,總共要花費950萬元左右。
他說到「就算到時的房價再跌回1000萬,房子還是屋主的,自己什麼都沒有,但卻繳了950萬」,並感嘆表示「租房子好像錯了」。
對此網友紛紛回覆,「早知如此,何必當初」、「這是在台北發生的事情,如果你的朋友活在敘利亞,那他的觀點會反轉」、「只拿房價跟累計租金比較是無殼蝸牛常陷入只租屋的誤區,這樣循環下去,你最後只能去買靈骨塔」、「真是幸運遇到好房東,利息都不只22000,房東還要承擔修繕、房子被破壞、壞房客的風險」。
而有不少網友指出買不買房的關鍵,還是要繳的出頭期款,如果沒有錢支付,根本不用考慮房貸,「就差沒頭期款阿,不然人人都能買房不租房」、「12年過去了,頭款拿不出來貸不了千萬宅,一切都是命」、「有頭期款再討論」、「也許他缺的不是衝動和勇氣,缺的是那頭期款」、「950萬住36年總比硬著頭皮花2400萬划算吧,這也是為什麼台北人目前不買房子的原因」。
事實上,有部分網友也表示買房可能需要負擔更多風險,除了要繳房貸利息和維修費以外,房價一旦下跌低於房貸時,便會令買房人虧損,因此無論是買房或租房,都需考量自身財務能力。
@衡量所得.負擔.貸款壓力後...若有餘力『租不如買』!確實才正確!
#首購族#換屋族#投資族#持分不動產#公設地#0912-913923高仕陳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