購屋款近半買公設 新北建案公設比再創新高
2021/11/18 12:11文/記者朱語蕎
台灣公設比設計獨步全球,高公設比讓人難以接受。(資料照)
獨步全球的買房含公設計價,台灣公設比過高問題時不時被拿出來討論,根據住展雜誌統計,今年截至11月15日止,台北市新建案平均公設比35%,較去年略較為0.2個百分點,中止連續3年上升;新北市平均公設比則為33.9%,比去年增加0.4%百分點,連續4年締造新高紀錄。
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,雖然新北市建案平均公設比再寫下新紀錄,但上升幅度已經比前幾年較為緩和,而台北市更不增反減,顯示灌虛坪風氣已稍有克制。從實務面上來看,公設比灌越高的房子越難賣,而35%是消費者心理很難過得了的檻,預期明年公設比應難大幅升高。
何世昌分析,今年大台北建案公設比變動幅度較溫和,主因可能幾下幾項:
一、「雨遮不計坪、不計價」導致公設比增加效應,已陸續於前幾年反映完畢;
二、近年來以,輿論要求改革公設比的聲浪漸長,內政部也已擬定改革大體方向,主要方向為限縮「免計容積」上限,為了避免政府出重手,業界已開始出現自律的聲音。
三、由於今年來房價漲幅擴大,台北市房價創下新高,普遍達到建商的利潤滿足點,沒有必要再大舉灌虛坪,而新北市房價因尚未過前高、且原本公設比基期相對低,但預期2022年增長空間會更小。
台北市今年建案公設比從27%至50%不等,區間範圍較大,反觀新北市落在28%至45%之間,區間範圍較小。
但整體來說,公設比最大公約數與去年相同,仍是30%~34.99%,雙北各約有51%、79 %建案的公設比數值落在這個區間,主因是35%以下公設比較好賣,消費者購買抗性較低。
新案竟有50%公設比 購屋款一半買公設
台北市今年公設比低於30%的新建案有4個,公設比最少的僅約27%。
新北市今年公設比低於30%的新建案也只有6個,最低公設比約28%。
至於公設比達40%以上仍以台北市有22個較多,甚至有建案公設比高達50%,購屋款堪稱「一半買公設、一半買房子」。
新北市高公設比建案較少,只有4個。
一般來說,陽台等附屬建物約占總面積10%,若公設比占比逾40%以上,主建物坪數大約只剩總面積一半了。
何世昌認為,雖然今年大台北建案公設比升勢減緩,但公設比的極限到底在哪裡,答案要視消費者接受程度;他建議,消費者買房時除了看公設比高低外,也可以從「主建物坪數」換算出實坪價。
另要留意極少數不肖業者刻意低報公設比,消費者應仔細審視契約內容,勿輕信銷售人員片面之言,以保障自己的購屋權益。
#中古屋買賣-高仕不動產
#透天厝#共有物#持分土地#持分房屋#0912-913923高仕陳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