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價節節漲 社宅租金跟漲
2020/12/06 05:30
北市明倫社宅三房月租逾四萬元,引發民眾熱議。(中央社)
〔記者徐義平/台北報導〕北市明倫社宅三房月租逾四萬元,引發民眾熱議;其實,十一月三合一招租中的木柵社宅,早已出現三房、五十一坪月租四.○二萬元;而北市十三處已出租社宅中,最便宜每月每坪不到三○○元、最貴近一二○○元。
房價節節漲 社宅租金跟漲
2020/12/06 05:30
北市明倫社宅三房月租逾四萬元,引發民眾熱議。(中央社)
〔記者徐義平/台北報導〕北市明倫社宅三房月租逾四萬元,引發民眾熱議;其實,十一月三合一招租中的木柵社宅,早已出現三房、五十一坪月租四.○二萬元;而北市十三處已出租社宅中,最便宜每月每坪不到三○○元、最貴近一二○○元。
二重、江翠北側將蓋社宅 508戶2024年完工
2020/09/22 10:59文/記者張瀞勻
三重五谷王段將興建社會住宅165戶,預計2024年初完工。(圖/國家住都中心提供)
由國家住都中心興辦首批社會住宅統包工程,由「新亞建設」及「宏昇營造」順利得標,預計將於新北市三重、板橋提供共計508戶社會住宅,預計2024年初完工。
國家住都中心表示,本次決標共有4處基地,分別位於三重及板橋,其中,三重2處基地分別位於重陽重劃區及二重左岸重劃區先嗇宮附近,興建戶數307戶,板橋2處基地皆位於江翠重劃區,興建戶數201戶,皆預計於2024年初完工,總計達508戶。
2020-08-30 10:39:07聯合報 記者陳秋雲/台中即時報導 來源連結: https://house.udn.com/house/story/5889/4821009
台中青年創業據點再多一處,台中市政府勞工局與住宅發展工程處合作,選定太平區育賢段第一期社會住宅1樓,臨育賢路側的34坪空間,規劃青創店鋪,即日起至9月14日受理申請投件。不過當地不是繁榮地段,第一年月租5萬8000元,仲介業者表示「比逢甲商圈還貴!」
中市勞工局長吳威志表示,台中市現有審計新村、光復新村及摘星山莊三處青創基地,今年將在太平育賢段第一期社會住宅1樓增設青創店舖,地點在太平區環中東路三段、育賢路口。
吳威志說,青創店鋪以商業模式為經營主軸,進駐期3年,經勞工局評估營運績效良好者,契約期滿後得優先續約,至多9年。每月租金5萬8477元,第1年7折、第2年8折、第3年9折,第4年起9折或依市場調查調整租金,但以不低於9折收取,另水電費與管理費等由進駐者繳納。
豐原區廟東商圈的青創業者表示,如果加上水電及管理費,租店開銷上看6萬以上,這可以在綠園道租小店面了,問題是年輕的創業者應該付不起這樣的店面租金。
仲介業者也覺得太貴了,逢甲商圈部分店租6萬可以找不錯的店面,青年創業者誰會跑去太平的非黃金地段花5.8萬租店面?
合庫以房養老累計核貸1610件 市佔率高居第1
2020-01-17 13:50
合庫以房養老累計核貸1610件,市佔率高居第1。(記者陳梅英攝)
〔記者陳梅英/台北報導〕合庫於2015年底推出商業型逆向抵押貸款產品「幸福滿袋貸款」,截至2019年底,合庫累計核貸建樹1610件,核貸額度95.57億元,承作金額高居國內金融機構之冠,市佔率超過4成。
2026年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,該如何因應未來趨勢?
以房養老 你該評估的2風險
2019-11-13 13:10:49聯合晚報 記者仝澤蓉/台北報導
房價居高不下,加上新平庸的年代,越來越多買不起房子的年輕人,想直接繼承父母房產,但年金改革之後,退休金縮水,越來越多的父母自顧不暇,這個時候「以房養老」成為很多老人家的選擇;但是以房養老真的是養老萬靈丹嗎?
其中可能也有兩大風險,是銀髮族決定靠啞巴孩子來養你之前,不得不深思熟慮的。
風險1 無論哪種以房養老,利率一旦提高,養老金越領越薄。
租房養老 至少要先存420萬元
2019-11-13 13:14:06聯合晚報 記者仝澤蓉/台北報導
如果父母以房養老了,同住而沒房子的子女若65歲退休,活到100歲,至少要備420萬元,讓自己能「租房養老」。 圖/聯合報系資料照片
現在65歲以上的銀髮族,多數是出生在戰後嬰兒潮的世代,他們經歷過經濟起飛、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,那一代的人只要肯奮力打拚,即使無法大富大貴,但也幾乎都能克勤克儉買下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,退休後還有個家可以居住。
問題出在退休後,沒有了固定收入,從前若沒有妥善的理財規畫,在年金收入薄如紙的年代,就可能會動起以房養老的念頭,用自己名下的房子跟銀行借錢,每個月靠啞巴孩子來領取固定收入,不用跟子女伸手,晚年生活開銷自給自足。
平均壽命影響房市 銀髮繼承、以房養老趨勢增
拜現代醫學之賜,人類平均壽命數字不斷提升,根據內政部統計,國人的平均壽命為80.7歲,不管男性77.5歲,女性84歲都創下歷年新高,長期來說平均壽命上升,對於不動產也會產生一些連帶影響,包括高齡族的換屋需求,帶動電梯產品的租買需求增加,另外像是銀髮繼承成為趨勢,以房養老需求都可能因而增加。
隨著高齡化社會邁進,近年銀髮商機不斷加溫,有些住在老公寓的銀髮族,可能因為爬不動或者想要搬到有較好管理服務的社區大樓,對於電梯型房屋產生租或買的需求。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,近年首購與換屋的比例已經逐漸拉近,可以明顯看出換屋型的需求正在增加。
曾敬德分析,尤其是大台北地區的生活條件拉近,捷運也縮短城市間的距離,民眾逐漸接受跨出市中心向外購買電梯大樓,或者中南部地區捨透天換電梯的行為,某部分與國人的壽命拉長,長輩膝蓋爬不動有直接關係。
另外,雖然國人平均壽命拉長,但人口結構與高自有住宅率的結構下,近年繼承移轉的數量也屢創新高,對比人口結構,1965年調查22~39歲的有偶婦女活產數平均為3.8胎,至今這群人的年齡已經是76歲~93歲,即使遺留下來不動產可以繼承,繼承人不僅人數眾多,同時繼承人也可能是接近退休年齡的銀髮族。
曾敬德表示,以平均壽命80.7歲的統計來看,若是長輩遺留有不動產可繼承,可能就有將近4個人有繼承資格,統計女性的壽命又比男性長,因此可能還會出現高齡配偶繼承的狀況,根據台北市地政局曾經做過的繼承人年齡統計,80歲以上的繼承佔了5%,50歲以上的繼承佔了高達71%,真正在40歲以下繼承的只佔繼承比例中的16%。
住長照機構 最高年補助6萬
2019-09-13
〔記者林惠琴/台北報導〕衛福部積極規劃「長照2.0升級版」,衛福部長陳時中昨公布住宿式服務機構使用者補助方案,只要符合排富、未接受其他政府補助,且一年入住相關機構滿九十天以上等條件,即可獲得一年最高六萬元補助,今年總經費二十九.一九億,預估約五.一六萬人受惠。
住宿式服務機構 使用者補助方案
符合排富、住滿90天即可
老人獨居宅 6年暴增逾4成
2019-08-05 05:30
2013年及2019年老人獨居宅數比較表 全國增16萬餘宅 總數達53萬宅 6都共37萬餘宅占近7成
〔記者徐義平/台北報導〕台灣老人住老宅情況持續惡化,加上不婚不生及高離婚率,老人獨居宅數6年來更大增4成!
根據最新統計,今年第1季全國65五歲以上的老人近350萬人,占總人數比率近15%,僅老人獨自居住的宅數逾53萬宅,6年來大增16萬餘宅、增幅逾4成。
以房養老 70歲阿公月領10萬
2019-07-22 23:22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君/台北報導
向銀行申請以房養老的老年人,以追求更有尊嚴的銀髮生活為訴求。 本報系資料庫
向銀行申請以房養老的老年人,以追求更有尊嚴的銀髮生活為訴求。 本報系資料庫 「以房養老」蔚為風潮,其中,獲得合作金庫最高申貸額度者是一名七旬老翁,每月可領10萬元;土地銀行則由花甲阿嬤拔得頭籌,每月可領8.6萬元,不過這兩個案例,房產都是位於台北市精華地段。
以房養老核貸額 挑戰200億大關
2019-07-23 00:53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君╱台北報導
本報資料照片
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,截至6月底,13家銀行辦理以房養老(逆向抵押貸款)合計3,598件,核貸金額198億元,自合庫銀行2015年11月率先開辦、至今逾三年半以來,民眾辦理以房養老業務,即將突破200億元大關。
金管會資料顯示,以房養老業務以北北基為最大宗,占比高達69.8%,其次為中彰投,占比9.5%,第三為桃竹苗,占比8.0%;另外,女性申貸比重54.4%,高於男性的45.4%。
擔心老了以後沒錢養自己?有房族看過來,評估以房養老的關鍵6問
72歲的陳伯伯住在台北市一棟舊公寓的頂樓,身邊積蓄也不多,曾經想過賣房換現金,但一來因為位處狹窄巷弄內不易出脫,二來賣掉之後也擔心居住的問題。陳伯伯最近聽到朋友常提到「以房養老」,覺得這個既可以住的無虞,又可以每個月領生活費用的政策實在很不錯,但不知道如何申請,也不知道有甚麼風險?
金管會於2015年11月開始,因應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,開放銀行辦理的「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」業務,俗稱「以房養老」。這項業務讓擁有不動產的退休族或高齡族,可以將不動產抵押給銀行,在保有居住權的前提下,由銀行以按月給付的方式撥款,保障退休後或老年生活的支出。
一般聽到的房貸,是當購屋自備款不足時,由銀行貸出一整筆金額,同時以不動產當抵押品來保障銀行債權,以降低我們未來無法還款的風險。而以房養老的做法,則是把我們現有的不動產反向抵押給銀行來獲得每月的給付金額。申辦時需考慮的因素有6點:
高齡少子化趨勢難阻,國發會推估,我國將在2022年進入人口負成長。
房仲統計內政部資料發現,全台已有11個縣市連續五年人口下滑,嘉義縣減少3.2%最多,其次為南投、苗栗,減幅都在3%以上。
大家房屋企研室主任郎美囡表示,人口和房地產市場習習相關,人口增加愈多,對房地產的需求愈大,房市愈熱絡;相反的,人口減少,區域買氣也會跟著減弱,人口長期外移減少的偏鄉縣市,房價相對欠缺支撐力。
根據大家房屋統計,近五年每年人口均減少的縣市,共有11個,包括嘉義縣、南投縣、苗栗縣、雲林縣、屏東縣、台東縣、花蓮縣、彰化縣、嘉義市、基隆市、宜蘭縣。
其中嘉義縣2014年52.4萬人,今年9月減至50.8萬,五年減少逾1.6萬人,減幅3.2%全台最多。
4顧慮3風險 以房養老難推動
2018-11-05 08:12
老年借錢不光彩等四大顧慮,是實務上影響民眾申辦以房養老意願的常見因素。(資料照)
借錢不光彩、房子恐歸銀行、貸款成數、扣除利息 影響申辦意願
〔記者吳佳蓉/台北報導〕自2015年11月商業型「以房養老」方案推出以來,至今年9月底,近3年間申貸件數僅2883件。
銀行推以房養老 央行除路障
2018-09-20 01:16:11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君╱台北報導
報系資料照片
台灣正式邁入「高齡社會」,主掌總體經濟的中央銀行,也積極協助政府推動長照政策。
銀行主管透露,中央銀行業務局9月初找來近十家承作「以房養老」的公股銀行開會,詢問銀行以房養老業務成長趨緩的原因、是否遭遇困難,央行也表達願協助銀行與政府相關部門協調,為銀行拓展此業務時「搬開路障」。
三風險兩個舊觀念 以房養老推不動
2018-09-20 01:16:11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君╱台北報導
銀行以房養老業務成長趨緩,引起中央銀行關注;對此,銀行主管說,華人社會普遍有起家厝不能賣、不能債留子孫等觀念,加上銀行需承擔延壽、利率與不動產跌價三大風險,才會導致以房養老推不動,業務成長明顯趨緩。
銀行主管指出,2015年11月合庫銀率先開辦以房養老業務,近三年來,銀行業務量成長日益趨緩,主要還是卡在華人的兩個觀念,包括:若不是走投無路,絕對不能變賣起家厝,否則對不起祖先;其次,兒女反對父母以房養老,以及把房子抵押跟銀行借錢這件事傳出去「很丟臉」。
除了民眾傳統觀念讓業務推不動,銀行辦理以房養老,須承擔民眾延壽,利率及不動產下跌三風險,影響銀行衝刺該種業務的意願。
一名銀行主管說:「誰知道30年後,房價是漲還是跌?上漲還無所謂,如果大跌呢?」若擔保品價值大跌,超過銀行給付的養老金,銀行就會蒙受損失。
問題嚴重,55%年輕人擔心「老無所居」
作者:MyGoNews蕭又安
時間:2018-06-22
老年住宅問題嚴重,55%年輕人擔心老來居屋
新聞摘要
老年住宅問題嚴重,55%年輕人擔心老來居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