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年不動產實務從業經驗.專營:持分土地.持分房屋.不動產買賣(台北.新北.桃園)
目前分類:不動產政策後續效應 (34)
- Jun 28 Fri 2024 10:32
政院拍板「新青安」限貸一次 影響族群曝光
- Jun 18 Tue 2024 11:10
八大行庫有共識 未來新青安申貸戶須簽切結書
- Jun 16 Sun 2024 17:49
新青安料敵從嚴? 「這群組」免驚免慌不受限
新青安料敵從嚴? 「這群組」免驚免慌不受限(本文出處請點擊)
2024/06/14 12:34文/記者張瀞勻
新青安上路後房市買氣熱絡,引發官方祭出新的打炒房措施。(圖/台灣房屋信義101加盟店提供)
新青安上路後房市買氣熱絡,引發官方祭出新的打炒房措施!央行今年Q2的理監事會議,雖然利率凍漲,但發佈了第六波信用管制,將特定地區第2戶貸款成數上限降為6成,但並未擴大管制範圍,也沒有下修豪宅的總價認定標準,管控力道較預期溫和。
台灣房屋集團首席副總裁周鶴鳴表示,利率的調整除了牽動房市外,也影響總體經濟的發展,因此單純以調控房市為目的,並不適合從利率下手,加上國際上的升息循環已邁入尾聲,國內的通膨情勢也較先前緩和,所以本次央行利率不變,符合各界預期;但由於國內行庫的不動產放款集中度高,且為防範景氣過熱,央行睽違一年端出了第六波信用管制,展現出對房市「居高思危」的示警意味,也為後續市場投下降溫變化球。
- Jun 11 Tue 2024 11:56
首購族注意 行庫將對新青安人頭戶、包租公亂象出拳
首購族注意 行庫將對新青安人頭戶、包租公亂象出拳(本文出處請點擊)
2024-06-09 22:59 聯合報/記者朱漢崙/台北即時報導
行庫將對新青安亂象出擊,釐平歪風。本報資料照片
近期房市是否過熱的話題受高度矚目,除了央行是否採取第六波房市管制措施,連助陣首購族買房的「新青安」也被盯上,而據政府相關部會沙盤推演新青安政策的最新結果,基於為首購族降低買房財務壓力,包括利息補貼在內的措施不會喊停,但八大行庫對於人頭戶、包租公等外界質疑的亂象,會出手防堵,財政部將召八大行庫研議防弊措施,目前已知至少將採取兩大策略。
這兩大策略,一是注意房屋過戶之後的房屋和土地的謄本,是否有「產權不得移轉」的註記,另一個則是在一定期間之後,向房貸戶索取年度所得稅課資料,檢視是否有租金收入。
- Jan 23 Tue 2024 13:27
囤房稅2.0今年7月將上路 北市自住客恐成最大受災戶 #房地產問問#持分土地#持分房屋#透天厝#0912-913923高仕陳總
囤房稅2.0今年7月將上路 北市自住客恐成最大受災戶
囤房稅2.0今年7月將上路 北市自住客恐成最大受災戶 (本文出處請點擊)
2024/01/22 20:13文/記者張瀞勻
中央於去年底三讀通過囤房稅2.0修法,其中自住全國單一自住稅率從1.2%降至1%。
中央於去年底三讀通過囤房稅2.0修法,其中自住全國單一自住稅率從1.2%降至1%,非自住住家房屋稅率區間調升至2%至4.8%,而影響最大的為改採全國歸戶、全數累進,但受災最慘烈的恐怕是台北市,過去台北市自住稅率約0.6%,今年7月囤房稅2.0上路後漲至1%,加上豪宅稅已拉高稅基,專家指出,囤房稅的精神是「多屋者多繳稅」,結果現在竟然歪樓,變成高價房屋即使單一自住也不能享有優惠稅率!
- Jan 08 Mon 2024 14:26
平均地權條例發威 預售屋解約比例雖低戶數增#中古屋#持分土地#持分房屋#透天厝#0912-913923高仕陳總
- Dec 20 Wed 2023 16:33
這條法規過了建商慘了? 大咖建商跳腳:大家做好準備將全民皆輸 #共有土地#共有房屋#透天厝#0912-913923高仕陳總
- Sep 23 Sat 2023 09:43
租金連漲25個月!專家:囤房稅拍板、房東磨刀霍霍 #資產配置#中古屋#透天厝#共有不動產#0912-913923高仕陳總
租金連漲25個月!專家:囤房稅拍板、房東磨刀霍霍
2023-09-21 11:47 經濟日報/記者游智文/即時報導
房市示意圖。圖/記者游智文攝影
根據主計總處最新統計,全台住宅租金持續走揚,今年8月全國房租指數104.16,已連25個月上漲,再創歷史新高。
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陳傑鳴表示,近年因電價上漲、房產持有稅增加、房價上漲等因素影響,導致全台租金價格不斷攀升,目前看起來,全台住宅租金漲勢仍未到頭。
- Aug 10 Thu 2023 21:28
打炒房上路前轉手交易? 7月房市稅收暫止血#中古屋買賣#共有不動產買賣#道路用地#0912-913923高仕陳總
打炒房上路前轉手交易? 7月房市稅收暫止血
2023-08-10 19:56:56經濟日報 記者翁至威/台北即時報導
房市示意圖。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/記者陳秋雲攝影
《平均地權條例》上路前湧現轉手交易,7月房市相關稅收暫呈止血跡象,土增稅年增率由黑翻紅。
然而累計稅收與去年同期比較,房市三稅減量、減幅仍大,在利空壓頂下,全年土增稅、契稅稅收不樂觀,恐面臨短徵。
- Jul 23 Sun 2023 16:15
政府軟硬兼施 打炒房又送利多 房價真能下跌? #中古屋#透天厝#共有不動產#0912-913923高仕陳總
政府軟硬兼施 打炒房又送利多 房價真能下跌?
2023/07/22 04:30文/記者朱語蕎
今年1~5月買賣移轉棟數共計11萬2656棟,比去年同期少了2成多,交易量明顯受政策影響。
今年適逢總統及立委選舉年,不少選前利多也逐漸湧現,近期包含新青年安心成家優惠房貸方案出爐,300億租金補貼放寬條件申請等,讓不少購屋族、租屋族相當有感,但政府在釋出利多之際,對於打炒房仍不鬆手,祭出第5波信用管制、囤房稅改採全國歸戶,且稅率提高,都讓未來房市買氣蒙上塵埃。
央行在中止連5次升息後,無預警祭出第5波信用管制,針對六都及新竹縣市,啟動選擇性信用管制,第二戶房貸上限為7成,且無寬限期,同時行政院也通過「房屋稅差別稅率2.0方案」,祭將原先囤房稅改為全國總歸戶,並將現行非自住住家稅率調升至2%~4.8%,對於打炒房政策,可說是多方出手不停歇。
- Jul 18 Tue 2023 10:01
打炒房奏效?新辦房貸人數大減2成 房價卻未跌#透天厝#共有土地#共有房屋#0912-913923高仕陳總
打炒房奏效?新辦房貸人數大減2成 房價卻未跌
2023/07/17 21:51文/記者朱語蕎
今年全國1~4月新增個人房貸總人數與去年同期相比,大幅下滑20.2%,此外,全國1~5月買賣移轉棟數共計11萬2,656棟,交易量和貸款人數同步下滑。(資料照)
央行自2020年年底到今年6月,共祭出五波不動產選擇性信用管制,依據聯徵中心資料,今年全國1~4月新增個人房貸總人數共8萬2,118人,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滑20.2%,此外,全國1~5月買賣移轉棟數共計11萬2,656棟,比去年同期少了21.3%,交易量及貸款人數皆明顯下滑。
綜觀近幾年買賣移轉棟數及新增房貸人數,都在2021年創造最高量,買賣轉棟數當年34.8萬棟,新增房貸人數30.5萬人,兩項數據也都在2022年下滑,買賣移轉棟數31.8萬棟、年減8.6%,新增房貸人數29.2萬人、年減4.2%。
- Jul 10 Mon 2023 14:25
房市近十年連出重拳 下場是?專家解析:錯誤的政策更可怕#賣房#賣地#資產變現#共有不動產#0912-913923高仕陳總
房市近十年連出重拳 下場是?專家解析:錯誤的政策更可怕
2023/07/10 14:16文/記者張瀞勻
政府接連出重拳,讓不少民眾對於期盼房價下跌。(圖/記者張瀞勻攝)
近年房地產市場火熱,房價居高不下,政府接連端出打房政策,從房地合一稅2.0、實價登錄2.0,到平均地權條例及央行第二戶信用管制、7月重拳出手囤房稅,讓不少民眾對於期盼房價下跌,然而專家卻表示,掛著居住正義旗幟的政策,是在害購屋族還是在幫購屋族?近期許多沒評估正反效果的政策倉促上路,反而助漲房價,錯誤的政策比不打房還可怕。
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細數近10年政策,從2012年大面積國有土地標售停標、2016年房地合一稅1.0、2021年房地合一稅2.0與預售屋實價登錄,打房政策上路後幾乎皆助漲房價,他直言,2012年因為國有土地標售被批評抬高地價與房價,大面積國有土地停止標售,原本台北市豪宅開價2百萬元,但就在那一年,台北市豪宅開價直接跳上300萬元,當年度銷售的「松濤苑」、「西華富邦」、「皇翔御琚」都在預期台北市大面積土地變得更稀少了,反而刺激豪宅開價狂飆。
- Jul 08 Sat 2023 12:31
逾8成上班族租屋壓力大 租金吃掉薪資2成3 專家:得靠有感「加薪」#中古屋#透天厝#共有不動產#0912-913923高仕陳總
逾8成上班族租屋壓力大 租金吃掉薪資2成3 專家:得靠有感「加薪」
2023/07/07 17:22文/記者朱語蕎
超過8成上班族認為每月租金支出壓力大,過去一年更曾遇房東漲租。(資料照)
囤房稅2.0版本通過後,不少專家認為,持有成本將轉嫁至房租,最後受難的仍是租屋族,根據「yes123求職網」調查顯示,受訪者中,有44.7%的上班族屬於「租屋族」,目前每月房租平均支出為10525元,若以「官方經常性薪資」45,306元估算,光是租金這一項,大概就「吃掉」23.2%。
對於租金支出,有高達82.9%的「租屋族」會感到壓力大,回顧過去一年,有59.9%的人指出,曾經遇過房東「調漲」租金的狀況。
- Jul 26 Tue 2022 10:36
《房地政策探討系列4-1》推升房價不利換屋族 房地合一稅引質疑 #房屋#土地#持分不動產#房地產問問#0912-913923高仕陳總
《房地政策探討系列4-1》推升房價不利換屋族 房地合一稅引質疑
2022-07-25 10:41:15台灣醒報 記者簡嘉佑╱台北報導
【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台北報導】
房地合一稅2.0版上路滿一年,但與前1年相比,六都中僅台北市的買賣移轉棟數減幅最大,年減10.9%,其餘五都減幅有限。(網路截圖)
房地合一稅2.0效果如何?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指出,長期來看,房地合一稅1.0實施以來,整體房市交易量已有下滑,但重稅造成中古屋延後出售,房屋供給量減少,反而推升房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