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價逐步吐回...「這產品」跌回2024年起漲時
※本文觀點:
台北市各行政區皆呈現量縮價修狀態,住宅大樓價格指數下跌1.5%,全市、大樓、公寓及小宅之月線、季線及半年線趨勢,各項趨勢皆下跌。可見房市鈍化效應已經浮現!
而此刻台北市房價下修的不明顯,應該大家心中會好奇到底會跌到哪裡?
我以台北市110年3月標準住宅價格指數為107.47,總價1703(萬元),單價54.22(萬元/坪);現在114年3月標準住宅價格指數為128.39,總價2034(萬元),單價64.78(萬元/坪)
四年期間的差距來做比較:
指數、總價、單價,4年期間皆上漲2成(20%),假設房價現在是最高點不會再往上漲了,那麼在現在打房政策、租稅政策等等多管齊下的情況之下,台北市房價會不會回跌到110年3月的均價水位?
個人認為是「不可能」!
因為這四年期間房地產的變動成本增加太多了!就算土地價格不漲,營建成本也上漲、原物料也上漲、工資也上漲、所以把房價成本(房價成本跟房屋成本不同)墊高了,簡單的講,房價回不去110年3月的時空背景的價格!
這是以台北市為例的價格參考點,其他縣市不可一概而論,要看超漲程度、供需、人口消長、未來潛力、來客觀評價!
也就是說,台北市的房價均價會下修,但也僅止於小修,議價空間的大小、多與少,要看你所買的產品以及地段跟類型!
房屋有公寓、電梯、小宅、大宅、新屋、舊屋、鬧區、郊區、有管理、無管理、有嫌惡設施、無嫌惡設施、高公設比、低公設比、……等等之區別,既然有區別,價格就會有差別,所以不能夠用打幾折觀念來買房,這是錯誤觀念,而是要把你要買的標的物找出來,逐一審視是加分還是扣分後,再看這間房子適不適合你買!
114年3月臺北市房市交易量增加27.07% 住宅價格指數下跌1.5 %
- 發布機關:臺北市政府地政局
- 聯絡人:地價科徐子偉科長 發稿日期114年6月19日
- 聯絡資訊:02-27287319
最近一期(114年3月)實價登錄交易件數521件,較2月增幅27.07%;交易總額187.49億元,較2月增幅69.46%;住宅價格指數128.39,較2月下跌1.5%。
交易量及總額分析
114年3月實價登錄量價動態,全市交易量共521件,較2月410件增加111件,增幅27.07%,較前一年同期1,128件,減幅53.81%;交易總額為187.49億元,較2月110.64億元增加76.85億元,增幅69.46%,較前一年同期295.87億元,減幅36.63%。(詳表1)
各行政區3月交易量,9區增加、3區減少,增幅最大為士林區,較2月增加109.09%;減幅最大為南港區,較2月減少29.17%。(詳表2)
各行政區交易總額依序由內湖區62.18億元、中山區22.65億、大安區18.92億元位居前3名;總額最少為大同區,僅4.14億元,總額最高的內湖區與最低的大同區,差約14.02倍。交易總額增幅最大為內湖區,較2月增加333.31%;減幅最大為南港區,較2月減少25.61%。(詳圖1)
住宅價格指數分析
114年3月全市住宅價格指數128.39,較2月130.34下跌1.5%,較前一年同期124.56上升3.07%;標準住宅總價2,034萬元,標準住宅單價每坪64.78萬元。
大樓住宅價格指數139.1,較2月140.85下跌1.24%;公寓住宅價格指數114.16,較2月116.02下跌1.6%;小宅住宅價格指數130.33,較2月132.21下跌1.42%。(詳表3)
觀察全市、大樓、公寓及小宅之月線、季線及半年線趨勢,各項趨勢皆下跌。
詳細圖表內容歡迎參閱附件或至地政局不動產價格資訊>114年6月動態月報即時關注掌握。
房價逐步吐回...「這產品」跌回2024年起漲時(本文出處請點擊)
2025/07/07 17:21文/記者朱語蕎
台北市公寓價格修正大,今年6月跟去年8月相比,跌幅4.8%,價格更已回落到去年1月。(記者朱語蕎攝)
台北市地政局公布6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資料,全市交易2,037棟,較去年同期衰退22.2%,其中跌最深的是中正、松山、大同,跌幅分別為42.7%、39.4%、39.1%;住宅價格部分,綜合指數為128.39、月減1.5%,回跌到去年8月的水準,其中公寓類跌勢最大,跟去年8月相比,跌幅為4.8%,價格更已回落到去年1月。
進一步總結上半年房市表現,北市交易量年減24%,而與5月相比,交易棟數卻出現17.6%的反彈,尤其南港、大同兩東、西區門戶計畫的大量推案區更出現7成以上的成長,只有松山、信義、北投3區不見起色,呈現負成長,從上半年、年增到月增的三個時間段來比較,整體頗有降幅縮減、市場回溫之勢。
從房價趨勢來看,台北市不動產仲介經紀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蘇金城表示,北市住宅價格的歷史高點落在今年2月,公寓、小宅最早投降,在去年9月起跌,大樓則要到12月才跟進,可見第七波信用管制已經應證「量先價行」的趨勢,把過去1年硬撐、虛漲的漲價逐步吐回,也基本上回應央行對於「房市過熱、價格回跌、漲價的預期心理消失」的三個管制目標。
蘇金城分析,老公寓產品跌勢最重並不意外,因為這類產品多數屋齡已超過40年,不但房貸年限短、總價高、月付金壓力大,加上3房格局不符合現代首購族偏好,吸引力大不如前。
原本部分地區有重建預期,但近來缺工缺料、推案速度趨緩,讓重建題材失色,公寓價格自然承壓,成為本波修正的領跌者。
#中古屋買賣-高仕不動產
#店面#透天厝#住宅#0912-913923高仕陳總
持分房屋的困擾(一)#專業持分房屋買賣:0912-913923高仕陳總
已登記不動產所有人之除去妨害請求權,適用消滅時效?(釋字第164號)
房市怪象「中古跌、預售漲」 價差最多逾7成 專家:今年看不到落底